“青铜器修复和保护技术,和金属类文物的修复保护技术基本是相同的,不过,相较之其他类别的金属类文物,青铜器修复保护技术更全面些。”
微微拱手之后,青年才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:“青铜器,在人类历史是具备着极其悠长的发展和使用的。”
“在很早以前,我国史上曾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青铜时代的。这个时代,就是主要以青铜制造工具、用具和武器为特征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。”
“所谓的青铜就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,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合金。这种合金以铜为主,颜色呈青,故名青铜。”
青年神色从容平静,滔滔不绝的讲道:“多年的发展,以及近现代对不少遗址的发掘,我国及世界业内人士,都对青铜器总结出一套或几套的保养与修复技术。”
“这些技术,可以分为几种,或几个步骤。具体的状况,得因材施用。但是总体而言,这些技术大致可以分为‘焊接’、‘补配’、‘整形’、‘除锈去锈’和‘腐蚀处理’。”
“在面对一件出土不完整的青铜器文物时,我们首先要以‘焊接’技术把青铜器拼接成一个完成的器物。”
“焊接是传统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,是修复破碎青铜器和复原器形的主要手段。需要根据青铜性质、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,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。”
“即‘大焊’和‘小焊’。首先用矬子把焊口锉平,然后焊接是用电烙铁将锡融化注入要修复青铜器上。”
稍作停顿,他接着讲述:“‘补配’技术,和‘焊接’一样,都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。”
“补配就是残缺的青铜器不完整了,需要根据铜器种类、形状、残缺部位,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。”
“补配要根据青铜器的纹饰先拓下来,然后通过纹饰制作补配的器形,然后拼出一件完成的青铜器文物。”
“再之后,便是整形。”
青年侃侃而谈:“整形技术的施用,是在埋藏于地下的青铜器由于墓穴崩塌、地层变化等原因造成挤压变形,出现裂缝等状况时,才会施用的。”
“青铜器整形的方法有锤打法、模压法、锯解法、加热整形及其物理整形等。选择方法时,是需要根据器物的变形程度和铜器的质地进行的”
“除此之外,就是腐蚀处理。要修复和保护好青铜器,必须对青铜器腐蚀的机理进行探讨,以利于采取正确的、有效的保护措施。”
“青铜器锈蚀机理随着科学的发展在不断的有所发展,各种理论和观点不断踊现,但如今看法较为一致的是,器物埋藏地下时接触到氯化物,因为氯离子半径小,容易穿透水膜而与铜作用形成氯化亚铜。”
“氯化亚铜又与水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和盐酸,氧化亚铜遇氧气、水和二氧化碳时可生成碱式碳酸铜。氧化亚铜遇水、氧,加上盐酸又可转化为碱式氯化铜。”
“因此,青铜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腐蚀产物,是一种由内向外为CuCl、Cu20,再向外是CuC03·3Cu(OH)2或CuCl2·3Cu(OH)2,或两者都有的层叠状结构,这一结果已经被x射线衍射法的分析所证实。”
“由于氧化亚铜层的转化产物一碱式氯化铜是疏松膨胀的,呈粉状,通常称为粉状锈。氧和水仍可进入其中,使氯化亚铜层转化为碱式氯化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