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要看宋衡他们的下卷什么时候写完了。”

……

姜容拆开那些拜师的信帖。

学子拜师,除了写上一封恳切的拜师信,也会附录自己的文章,请前辈指教。

姜容一封封拆开……

大多是平庸之辈。

这也正常。

寒门难出贵子。可能很不公平,但有才华的才子,大多出自书香门第。

这些世家公子都有师承,有着大儒前辈做老师,自不可能胡乱另拜山头。

还有一些出身寒门,但天赋惊人的才子,也早被其他世家笼络了去。

那些文臣世家,早在蒙学里就开始挑人了。

剩下这些,自然大多资质平平。

“这一篇文章,倒是……很不错。”姜容眼前一亮,再看最后署名,竟然是宋衡……

宋衡?

姜容深感惊讶。

虽然她原本打算用《千秋》做诱饵钓他。

但也知道他这种从不拉帮结派的孤臣,是不可能投靠北王府的。

所以,原是打算在书斋办一场讲学,他十有八九会来听。

如此结识,交一个盟友即可,未曾想过能招揽他。

姜容又看向他写的那一封拜师帖,全是在探讨第一期千秋卷的疑难杂点,一心向学……

姜容不由笑了起来。宋衡公子,可真是,单纯的可爱。

压根没想到拜师的幕后意义……

“千秋”前辈,是北王府的大儒。

作为此人的学生,自然天生便是北王府派系。等宋衡步入官场,这就是他的出身。

自古天地君亲师。

师生亲若父子,不可背弃。

但宋衡生于寒门,阅历太浅,不懂世家官场的这些弯弯绕绕。

“啧,自己把自己卖了,还不知道呢?”姜容看着他的信帖,不由好笑。

姜容沉吟片刻,将他的拜师帖留下。

纯臣有纯臣的路。他不是能替姜容做事的人,但在他成长起来之前,姜容觉得需要教教他。

姜容继续往后翻……

快翻完的时候,终于又看到一篇顺眼的。

“这文采与宋衡不相上下……”姜容连连点头,视线落在末尾的署名,眸色微沉。

池墨言。

姜容展开他写的拜师帖……

言辞恳切,十分卑微,甚至说即便不能入前辈之眼,只求做个端茶书童便可。

这便是明晃晃的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
以此为跳板,只为拜入北王府门下。

这样的学识,这样的不择手段,看来,就是他没错了。

未来的一代奸臣,池墨言。

此人是礼部尚书林易德流落在外的儿子。在三年后的科举,高中进士,回归林家,认祖归宗。

礼部尚书是端王党。

但谁也没料到,池墨言竟然是太子的暗棋。

不知暗中帮太子打探了多少端王党的情报。

太子登基,池墨言摇身一变,成了当朝权臣,时任大理寺少卿,为新帝清洗异党。

端王党朝臣,无一善终。

而他似乎是为了向新帝表忠心,对林家下手尤其狠毒。诬陷林易德通敌卖国,以此判定林家诛九族。

那是老王爷去世的第五年。

老王爷遇刺,本是一桩无头悬案。

但池墨言翻出此案,伪造证据,诬陷林易德通敌,勾结北漠,谋害老王爷。

因此案牵涉老王爷,姜容全程暗中跟查,礼部尚书与北漠其实并无关联,这就是一桩冤案。

但池墨言倚仗新君权势滔天,颠倒黑白冤杀生父九族。

此后,他构陷忠良,党同伐异,冤杀无数与他政见不合的大臣。

宋衡,便是惨遭他的毒手。

北王府派系的将门,不少也遭他迫害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